省总

产业工会

县(市、区)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基层动态

从“城市奔跑者”到“城市合伙人”

——鄞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困境破局与和谐共融

发布日期:2025-08-05 10:44:25   作者:张文胜、翁晓东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阅读量:

  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已成为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他们在融入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近日,宁波市鄞州区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不仅是对该区5万“城市奔跑者”的暖心回应,更是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困境的破局之举——只有让这一群体从“服务提供者”升级为“城市合伙人”,才能真正实现城市与劳动者的“双向奔赴”。

 “小哥”仍面临多重现实困境

  目前,鄞州新就业群体在重点行业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1.85万名外卖骑手、近5000名快递员、1.1万名网约车司机……他们不仅是城市运转的“摆渡人”,也构成了这座城市最生动的风景线。然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仍面临着多重现实挑战,“劳动强度高”“工作时间过长”“受困于算法压力”等问题尤为突出。

  据统计,当地外卖骑手日均工作超10小时,有的日均骑行距离相当于绕鄞州公园38圈;网约车司机更是普遍超过14小时,月均行驶里程堪比从宁波到北京一个往返;快递小哥用脚步丈量着城市的街巷,单日行走步数常突破3万步……

  平台规则的机械性有时难以兼顾现实的复杂性。有的外卖平台配送时间计算基于理想路况,未考虑红绿灯、老旧小区爬楼、学校周边拥堵等现实因素。“系统给的25分钟,实际至少要35分钟。”一名外卖骑手吐槽说,诸如“优享送”“时长奖励”等考核制度,无形中延长了工作时长,增加了压力。

  收入困境同样突出。平台强势抽成(比例接近三成)和严苛的惩罚机制,让部分从业者深感自己如同“数字囚徒”。数据显示,2024年宁波市网约车司机日均收入同比下降5.2%,收入稳定性面临考验。

  保障缺失问题严峻。全国层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险参保率仅为12%,鄞州这一情况同样不容乐观,这直接影响了群体的职业安全感。

  社会认知偏差与职业发展受限的问题也相互交织。有问卷调查显示,76%的新就业群体缺乏职业培训机会,不少人还在为“进小区难”这样的日常困扰发愁。这些现实困境的叠加,使得新就业群体亟需社会各界投以更多理解与包容的目光。

  创新服务让“小哥”留下来、融进去

  聚焦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急难愁盼,近年来,鄞州区委社会工作部、总工会、人社局等部门及镇街强化协同联动,积极探索破局之道,致力于推动新就业群体从“城市奔跑者”向“城市合伙人”转变。

  围绕“服务保障”与“融入治理”两大核心,鄞州在宁波市首创7项特色服务和项目:包括建成全市首条新就业群体甬爱街区、协同李惠利医院建成全市首个甬爱医院、通过募捐设立全市首个新就业群体关爱基金等。这些创新举措,从生活保障到职业发展全方位发力,实实在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便捷、实惠的多元化服务。

  机制筑基,织密权益保障网。鄞州在宁波市率先成立新业态劳动争议一站式调解中心,创新提出“无论用工性质是否属于劳动关系均受理调解”原则,累计成功调解纠纷328件,涉及金额超510万元,有效打通了权益维护的“最后一公里”。

  ‌阵地赋能,打造服务暖心巢。各镇街结合区域优势,深耕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建设,打造了一批集“温暖歇脚点、能量加油站、贴心服务站”功能于一体的服务空间,提供休憩补给、成长发展、心灵港湾等多元支持。

  ‌‌凝聚合力,激发治理新动能。发挥新就业群体“移动探头”作用,积极引导其参与基层治理与服务社会。例如,吸收群体代表成为街道“流动哨兵”,协助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反诈宣传等工作,让他们从城市服务的接受者转变为城市治理的参与者。

  多部门联动托举“小哥”的明天

  随着鄞州区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的成立,标志着鄞州在推动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服务提升、城市融入、共享发展成果方面,开启了系统化、精准化、长效化的新篇章。

  由于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大、组织化程度低,其在劳动权益保障、技能提升、医疗健康、子女教育、住房停车等方面,面临诸多共性诉求与个性难题。面对这些复杂问题,单一部门力量有限,难以提供精准、高效、全面的服务。

  为此,鄞州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联合区总工会等十余个职能部门,组建了“鄞聚帮帮团”队伍,依托鄞州区新就业群体服务中心,通过多部门协同联动,整合政策、资源和服务,着力破解服务碎片化难题。

  下一步,各部门也将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助力新就业劳动者“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让“城市合伙人”的身份认同转化为共建美好城市的强大合力。

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张艳
工会新闻
时政要闻
浙江省总工会官网 版权所有:浙江省总工会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路85号 邮件:acftunews@acftu.org.cn 浙ICP备0702245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2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