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

县(市、区)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 领导讲话

应雄在市总工会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5-02-09 00:00:00   来源:  

阅读量:

适应新常态   创造新业绩

团结动员全市职工为衢州转型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市总工会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1525

各位委员、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市总工会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工作。

一、2014年主要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工会十四届三次全会以及市委六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按照市总六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一个中心、两大战役”,干好“四件大事”和建设幸福衢州的总体部署,凝聚职工力量,服务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职工建功立业活动如火如荼。

劳动竞赛活动蓬勃开展。各级工会组织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广泛开展以“建功‘四个一’、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劳动竞赛、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和“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劳动竞赛活动。全市各赛区开展劳动竞赛、重点工程立功竞赛活动374项,2036家单位10.63万名职工积极参与。评选表彰了市级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和“五水共治”先进集体20个,先进个人24名。以“宣传教育、献计献策、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立功竞赛和技术服务”六大专项行动为主要内容,开展了我为“五水共治”献一计提合理化建议和劳模倡议活动,评选出“金点子”20个。组织全市34支职工志愿者技术服务队,以“加快转型升级、助力五水共治、助推衢州奔跑”为主题,开展“五水共治”技术服务月活动,解决技术难题538个,直接增效1100余万元。市总下派2名“五水共治”生态指导员,为联系挂钩镇、村解决“五水共治”资金23万余元。

职工技能素质显著提升。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加快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举办了电子商务、烹饪、CAD、化学检验工等21个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培训4.1万人次,有32130名职工鉴定合格取得了相应的等级证书。建立了市级职工教育培训基地9家,龙游县总工会职工学校被命名为首批浙江省工会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市工程技术学校和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分别被命名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和示范点。继续与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机电一体化和会计专业“学历+技能”职工双元制大专班,并增设会计专业专升本学制班。以创建“职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为抓手,培育了3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和6个劳模工作室,命名了13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完成30项创新攻关任务。全市各级工会联合人力社保等有关部门举办全市性职业技能竞赛80多项,共有9219名职工参赛。拓展职工技术服务队和劳模服务队等团体的志愿者服务功能,在市本级挂牌成立“金蓝领技术协作创新团队”。

劳模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完成了省、市劳模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状)评选工作,评选出省劳模26名、劳模集体6个,市劳模100名、劳模集体12个,3名个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个单位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举办庆“五一”系列表彰活动,加大劳模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在市级主流媒体开设专栏宣传劳模和模范集体先进事迹,形成了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劳模服务管理,完善劳模帮扶机制,不断提高劳模待遇,争取政府出台了提高劳模荣誉津贴标准和部分劳模医药费待遇的文件。发放市本级劳模荣誉津贴10.852万元,组织了105名省级以上劳模疗休养和体检。

(二)职工民生工作持续改善。

扎实做好职工帮扶工作。打响工会“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工作品牌。开展“春风行动”和“就业援助月”活动,全市工会共发放宣传资料22200份,组织专场招聘会14次,提供免费就业服务14308人。依托培训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就业培训5189人次,介绍实现就业3903人次。开展“送温暖”活动,2014年元旦、春节期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慰问困难企业89家,困难职工(含农民工)和困难劳模1650户,发放各类款物276.12万元。同时,爱心透析专项救助、“爱心助医”和“金秋助学”等活动均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加强职工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市本级和6个县(市、区)均已通过省级达标考核,其中市本级和江山市获省级先进,3家乡镇(街道)工会职工服务中心获市级先进。

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提前实现全覆盖。认真贯彻落实省总有关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市级统筹的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制度,完善多层次职工医疗保障体系,有效化解职工患病的医疗风险。2014年首期共有68862名职工参保,共受理3017人次报销申请,发放保障金187.29万元。截止20141231,全市6个县(市、区)全面开展了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提前一年完成了省总要求全覆盖的任务,共有144245名职工参保。

健全职工生活安康保障机制。扎实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全市“安康杯”竞赛活动企业参赛面达85%以上,企业班组参赛率达90%以上,规模企业参赛率达100%,市总获全总“安康杯”竞赛优秀组织单位。深化劳动保护分级管理工作,推动镇乡(街道)工会实施“分级抓、分层管、分类查”监督模式,逐步完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开展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征集评比活动,评选出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金点子”10项,市总获省职工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优秀组织单位。深化企业职工生活后勤保障规范化建设,为20家企业赠送了电冰箱、洗衣机等生活后勤保障设施。开展高温“送清凉”慰问活动,市本级慰问1670名职工,发放防暑降温物品17万余元。

(三)职工权益维护机制不断健全。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机制不断健全。开展了省、市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创建活动,2014年申报推荐省级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10家,先进组织5个。有4996家企业参与创建市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活动,其中242家被命名为市级以上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有效地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职工民主协商机制不断健全。进一步加强职代会、厂务公开和职工董事监事等制度建设,今年新建职代会382家和厂务公开482家,累计5284家和5384家,建制率分别达到90.14%91.85%。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组织了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月和全市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加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培育行业协商典型。据统计,2014年工资集体协议续签企业达4552,签订区域性、行业性工资协议40份。

社会化维权机制不断健全。积极构建工会维稳信息网络,每季度定期分析职工队伍稳定情况,针对职工队伍不稳定倾向和苗头,迅速介入开展沟通协调。建立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了工会网、工学通APP、工会微博等互联网阵地建设。按要求在企业建立工会时同步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完善女职工权益维护机制。认真开展“六五”普法和“12•4国家宪法日”普法宣传活动,组织法律志愿者和工会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法律法规现场咨询活动,进一步发挥工会流动维权服务岗作用,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册,接受法律咨询3000余人次,有效增强了职工的自我维权意识。做好工会信访工作,热情接待来访职工群众和及时受理12351维权热线电话。

(四)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加强职工思想道德教育。结合市委开展“中国梦想•最美衢州”主题宣传实践活动的要求,在全市职工中开展了“争当好职工、奉献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营造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深化“文明出行•做最美衢州人”活动,在企业道德讲坛、企业职工书屋建设中融入文明出行内容,进一步提升广大职工的文明出行意识,积极助推我市城市建设与管理。开展了“争当好职工、奉献中国梦”主题征文比赛活动,共收到征文参赛作品220余篇,有57篇优秀征文获奖。扎实开展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宣传月活动,全年在全国、省和市级媒体刊登新闻稿件324篇(幅),其中一篇报道得到市委领导批示。

深化企业职工文化建设。在全市企业中大力推进职工文化“八个有”建设,新建全国示范“职工书屋”3家和省级“职工书屋”40家,培育省级“农民工文化家园”4家。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服务工作,为30家企业赠送了体育器材。扎实开展“千百十”送文化活动,开展了“情系职工,服务会员”和“2014秋季广场免费电影季”活动,共放映免费电影101场次。举办职工家电团购节,组织开展“牵手小候鸟,劳模带你走进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小候鸟”们暑期生活。举办“劳动美•生活美”第三届职工交友联谊活动,为100多名单身职工架起“爱之桥”。积极参加全国第二届书香“三八”读书征文活动,3人获入围奖。

开展职工体育文化活动。为进一步丰富干部职工的文体生活,展示干部职工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干部职工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以“享受运动快乐,展示职工风采,集聚健康能量,共建幸福衢州”为主题,精心举办了全市首届职工运动会,历时7个多月,共有26个代表团、2700多名职工运动员参加了12个项目的比赛。积极组队参加全省第二届全民体育节和全省职工气排球比赛,并取得全省第二的佳绩。发挥基层工会俱乐部协会作用,举办了职工登山、红五、乒乓球、摄影和羽毛球等比赛,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业余体育文化生活。

(四)工会自身建设能力逐步增强。

工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党建带工建”,完善工会组建责任考核机制,夯实流动务工人员源头入会机制,发挥民营企业协会组织小微企业入会的平台作用,较好地解决了小微企业入会难题,努力提高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新建工会237家,涵盖458家,新发展会员1.8万名,全市累计独立建会6325家,涵盖17912家,会员总数47.8万名,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均达到96%以上。

工会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全总《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和省市委两办文件精神,着力加强工会规范化建设。按要求配好配齐乡镇(街道)总工会主席和专职工会干部,为了解决乡镇(街道)工会专职工作人员不足的实际状况,从9月份开始,按照全省统一部署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职业化工会工作者19人,录取12人。在基层工会继续开展“三亮”活动,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全市开展“三亮”活动的企业4842家,覆盖面达到82.6%。深入开展建家活动,新增合格职工之家203家,累计5017家,创建面达到85.58%

工会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真开门、开大门,深入一线职工群众“基层走亲”征求意见建议,共征集意见建议122(337条次), 其中“四风”问题83条(128条次)。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逐条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改意见。认真召开市总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精心制订整改方案,立行立改,建立了工会干部联系基层工作和调查研究制度,进一步密切了与职工群众的联系。加强上级工会对下级工会干部的协同管理,扎实开展工会干部教育培训。

积极推进其他各项业务工作。依法收缴工会经费,工会经费收入保持稳定增长,财务管理更趋规范,基层财务规范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市总连续9年获全总市级财务工作先进单位。认真落实《中国工会审计条例》,不断完善经审工作制度,切实发挥经审组织的监督职能,对江山、衢江、柯城和市本级等10个项目进行了审查审计。加强产业工会建设,找准产业工会在工会全局工作中的切入点,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财贸系统窗口服务提升等活动,发挥产业工会在各自领域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工会女职工工作,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得到切实维护。贯彻全总《推进工会企事业改革与发

编辑:管理员   责任编辑: 打印
工会动态
时政要闻
版权所有:衢州市总工会 地址:衢州市区东河沿23号 联系电话:0570-3026629 传真:0570-3023572 浙ICP备19042652号

浙公网安备 33080202000425号